科研成果详情

发表状态已发表Published
题名铝代换针铁矿及其加热形成的赤铁矿的矿物学特性
作者
发表日期1997
发表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ISSN/eISSN1000-2421
卷号16期号:6页码:562-570
摘要

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差热重量分析、表面积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合成的铝代换针铁矿加热脱水及形成赤铁矿过程中一系列矿物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针铁矿的脱水温度随铝代换量增加而升高,在270℃加热1h完全转化成赤铁矿后,仍有约5%的过量羟基保留在赤铁矿晶格中。铝代换使针铁矿晶胞变小,而过量羟基的存在使针铁矿晶胞增大,针铁矿晶胞的a-轴及与之相应的赤铁矿晶胞的c-轴对过量羟基/水分子的影响最为敏感。针铁矿和赤铁矿的晶粒大小约在7~10nm间,它们的比表面积随铝代换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加热过程中,表面积会因针铁矿的解体而增加,但当赤铁矿形成之后,表面积的减少则可归咎于赤铁矿晶粒的增大。 

关键词针铁矿 赤铁矿 铝代换 加热脱水 矿物学特性
URL查看来源
收录类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语种中文Chinese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repository.uic.edu.cn/handle/39GCC9TT/4709
专题个人在本单位外知识产出
作者单位
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大学农学院土壤与植物营养系,Nedlands6907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阮华达,吉波博,贺纪正. 铝代换针铁矿及其加热形成的赤铁矿的矿物学特性[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7, 16(6): 562-570.
APA 阮华达, 吉波博, & 贺纪正. (1997). 铝代换针铁矿及其加热形成的赤铁矿的矿物学特性.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6(6), 562-570.
MLA 阮华达,et al."铝代换针铁矿及其加热形成的赤铁矿的矿物学特性".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6.6(1997): 562-57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阮华达]的文章
[吉波博]的文章
[贺纪正]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阮华达]的文章
[吉波博]的文章
[贺纪正]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阮华达]的文章
[吉波博]的文章
[贺纪正]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